• 期刊首页
  • 机构设置
  • 期刊介绍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邮箱投稿
邮政投稿
在线投稿

期刊介绍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6 > 15 > 信息摘要

论注重“陶冶”的教师——基于文化教育学派的思考

【出 处】:

【作 者】: 戴乃恩 [1] ; 姜勇 [2] ; 戴双翔 [3]

【摘 要】 教育学是关涉“总体性”的学科。“总体性”意味着教育具有“精神性”、“完整性”、“内在性”、“自由性”等重要特征。教育不能被简单地分割为各种单一的“要素”然后机械地相加,教育所具有的“精神”是统摄的、统一的、一体化的,这种“总体性”说明我们不仅需要专门的、独特的学科式教育方法,而且还要有熏陶、陶冶、化育等涉及人文精神的方式,唯有通过涵养的历程才能实现呈现“总体性”的教育。“总体性”的教育之独特性说明了“陶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注重“陶冶”的教师,懂得呵护“心生命”的教育之魂,努力寻求通往“幸福·心灵·自由”的教育之路,并且会将教育引向“犬爱”的精神。

相关热词搜索: 陶冶 文化教育学派 教师 bildung cultural pedagogy teacher

上一篇:“可能的自我们”:关于入职一年新手教师认知的研究
下一篇:作为儿童教育守护者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 首页
  • 期刊介绍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沪ICP备05026355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邮政编码:2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