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身份认同及生存立场研究
【出 处】:
【作 者】:
张等菊
[1,2]
【摘 要】
“身份”的涵义具有“本身”与“关系”两个维度,身份弥散或危机将会影响主体的生存立场与价值品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先附身份认同(本体基础)、结构性身份认同(制度配置的形象塑造)及建构性身份认同(主动努力生长的身份)方面存在着模糊与悬垂,导致其在生存上处于“依附”普通高校、嫁接国外理论及学科建制不足等立场边缘状态,因此建构稳定的身份和鲜明的立场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内在诉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身份定位上被确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之一;在生存立场上由“外在操纵”转向“主动融入”、由“依附”走向“内生”;在学科建设立场上形成自觉化的学科建制,转学为治、承担教育智库作用,为提高我国教育的软实力出力献策。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职业教育 身份 身份认同 立场 生存立场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position survival position
上一篇:“精准扶贫”与发展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基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思考
下一篇: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